杨广看着儿子那犹豫不决的脸,倒似乎对杨瑓的回答更多了些期待,于是道,“在朕面前,还有什么不可说的?朕不是经常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吗?”

    杨瑓点了点头,杨广之前倒的确宣扬过这“言者无罪”的说辞,但是否秋后算账,谁敢用生命去验证?

    杨瑓犹豫了一阵,终于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这些人的贺表之中,说的大概是苏游了,臣也听说他到了扬州便端了张家船行的消息,还有小道消息说,元寿的三子死在了他的手上。**了出来。

    “他们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苏游显然也知朕的意思了,但处事的格局还是小了些,或者他只是想息事宁人?”杨广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

    今日如何?即便杨广不说,杨瑓也是知道的。

    政治上虽然讲究妥协,但政治斗争却是道统之争,双方的眼中没法糅进沙子,最终不死不休。

    当初又如何?当初便是以柳述元胄为代表的太子党意图阻止杨广的登基而在仁寿宫发动了兵变,元胄畏罪自杀,但还有他身后的元家屹立不倒;张瑾识时务地做了墙头草,但杨广又怎敢相信他在关键时刻不反咬自己一口?

    而此时,似乎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

    “苏游会不会有危险?我听说他到了彭城后便遭遇了暗杀,这才牵扯出元尚柳之事的。”杨瑓听了父亲之语,倒有些担心苏游的安全了。

    杨广摇了摇头,轻松写意地说道,“暗杀之说,或许有,但也说不好便是他放出的烟幕;朕已经交代江都的麦铁杖了,若他苏游安心呆在扬州办事,应当不会有什么危险。”

    “希望苏游能够化险为夷,要不父皇西征之事只怕还得延迟......”

    “朕当然不会忘记苏游的用处,朕之前也没想过南方的情况这么复杂,除了一个张信,又弄出来一个元家......”杨广点了点头,他当然想尽量多给苏游保护,可一在东都,一在江都,毕竟是鞭长莫及啊。

    杨广父子正在闲聊之际,却见王义又拿了几封贺表进来。

    这次倒是没等王义开口,杨广便有些不悦地说道,“宫门不是早就关了吗?谁有这么大的本事此时还能传来贺表啊?”

    王义有些惶恐地说道,“这是虎牙郎将来弘带来的杨善会、苏游以及他自己的贺表,还有征东将军陈棱带来的张镇周、裴世清以及他自己的贺表。”

    杨广听了这几个人,倒有些欢喜起来,毕竟这些人离开自己已是为时不短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出外办事还办得特别漂亮,明显是给自己争面子的能臣啊。

    “都拿上来。”

    六人的贺表都写得富丽堂皇,尤其是苏游的,这令杨广异常开心;苏游还有心思想着给自己写贺表,说明他的处境不坏啊。

    杨广又想到苏游的贺表是来弘帮忙带来的,想必是他在路上见过苏游了,于是问王义道,“他们两个大概也是刚刚到东都,都还未向朕述职呢,如果他们还在宫外的话,叫他们进来吧。”

    杨广这话有些冠冕堂皇,述职什么的一般都是找自己的完这话后,又不好意思地继续说道,“有几个百济的贵人听说大隋的繁华后,非要到上国来瞻仰风物,所以随着臣的船队到了扬州。”

    “这是好事啊。”杨广笑了笑,这也不奇怪,谁都喜欢被人夸不是吗?

    来弘借百济人之口夸赞大隋的好,也就是间接地夸杨广治理有功,杨广能不高兴吗?

    来弘只好苦笑道,“问题是,其中之一性子比较活泼,到了扬州才半天时间便走失了。”

    “是嘛,看来苏游这个年过得倒有些纠结了。”杨广随即开心地笑了起来,苏游把二舅哥的朋友搞丢了,不着急才怪呢?

    而想着苏游与自己一样心情七上八下的,杨广自然而然就开心了起来。

    来弘只能附和着笑,说起来他也有些担心扶余**的失踪,这事传出去自己可真的很没面子啊。

    陈棱听着杨广与来弘愉快地聊天,原本打定主意只想听着,然后就可以默默地离开了,但现在却不得不开口道,“回陛下,微臣在路上也见到苏御史了,他当时似乎是在追元氏的船呢。”

    “是吗?到底什么情况?”

    “他当时认出了朱宽,随即与他打了招呼,于是微臣辗转听说他似乎在找人......”陈棱说道这时,顿了一顿又道,“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话,他要找的人似乎与来将军刚才说的那个走失的是同一个人。”

    杨广随即在心中念叨起来,“百济的人,元氏的船,苏游在追他们.......这到底之中有什么联系呢?”

    杨广百思不得其解,也只好说道,“但愿他在杭州能过个好年。”

    杨瑓、来弘以及陈棱自然只能附和着点点头。

    “阿欠!”苏游此时正在火炉边上给王伯当夏子薇兄妹等人说《三国演义》,却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于是笑骂道,“也不知是谁在想我呢?”

    “先生别闹,再更一章吧,毕竟是大过年的......”吕忠肃显然也是个老书友,此时也为老不尊地加入了追书的行列中。

    “真的不行了啊,你们怎么都不想想,难道听众过年,说书的就不过年吗?我原本还以为过年了不用说了呢。”苏游说完这话,又感叹道,“我真傻,我当初就.......”

    王伯当当即抗议起来,“去!若不是为了听你这《三国演义》,我也不会不管不顾地就大过年地追随你下江南啊。”

    苏游只好拿起酒杯来拖延时间,先干为敬道,“那好吧,咱们先喝酒,我构思一下,待会就说下一章。”

    众人也知这文章不是原本就有的,只好边喝酒边等他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