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唐城某条街上的院子里,班长与战士们筹划了几天,最后定下劫狱的日子。

    (.)到了那天,时间是傍晚,班长把人分成两批,入狱的人中有班长、老过,而接应的人,他们的攻击力比入狱的那批人要差了不少,他们只是赶动几辆马车,在离监狱不远的街巷里候着,人一出监狱,立即驱车,跑到隐蔽处,将人隐藏起来,等有了机会再出城。

    这座监狱是一座老旧的监狱,在清朝时期就是李唐城里的一座大牢了,现在监狱全由伪军把守,因为是伪军把守,所以牢里的守备力量不足,所关押的犯人也是些普通犯人,日本人对这些犯人并不是很重视,这也是班长提议山里游击队可以派人劫狱的原因之一。

    在监狱东面开了两道小门,两门之间有一条走廊可以通行,看门的牢卒与游击队一向有往来,他在几天前就把两扇小门的钥匙给班长配好了,这天那个牢卒不在班上。

    当班长打开小门,进入院子时,里面两个值班牢卒正在院子里的厢房间喝着老酒。

    刚才说过,这是一座清朝旧牢狱,人进入其间,就像是进入了一座旧时大户人家的后花园,这可能是清朝某些地方建造大牢的一种样式,在这样的牢狱里吃官司,犯人有可能尝不到残酷的铁窗滋味。

    当班长把喝酒的牢卒击倒,大伙出屋,朝关押交通员的地方慢慢走去时,老过便觉得,这座大牢里的建筑景象怎么这样眼熟?

    他后来才明白,这儿的建筑风格,这儿房屋、院落的布局,与吉府里某些地方相差不大,老过这下真是明白了,难怪自己在吉府要被彩主儿关起来,原来吉府自身就是一座监狱,关于这一点,自己以前是根本没有意识到。

    战士们都神情紧张地跟着班长往前面摸索前进,只有老过不一样,他还在脑子里乱想着自己的事,走路时,老过不是猫着细腰往前面走,而是把腰、背挺得很直,大模大样在院子里走,直到战士把手搭在老过背上,让他弯下腰走,老过这才猫着腰,向前面摸索前行,像个劫大狱的样子。

    再往前走,又进入了另一个院子,刚在这个院子的一条走廊里走了几步,班长一行人就闻到了一股酒的香味,这酒味跟在前面院子里大家闻到的酒味相同,说明这儿的牢卒喝的是一样牌子的酒。

    酒味从哪儿飘出来,哪儿就有人在,班长按照这个思路,开始在院子里寻找酒香味的出处。

    </p>